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描绘2025上半年的茶业发展走势上海杠杆配资2025年,“变”字再贴切不过。
2025年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大力提振消费;4月至今,变化的中美关税政策,让中国茶出海形势更为复杂;4月,京东外卖上线发起百亿补贴,外卖大战持续至今,新茶饮卷入其中,外卖单量大幅上涨……
市场政策的风向变化、国际形势的云谲波诡、平台渠道的比拼内卷,共同勾勒出一幅动荡却充满机遇的茶业图景。身处其中,中国茶的下一步又将迎来怎样蜕变?
复盘传统茶业、新茶饮、即饮茶2025年上半年走势情况,“说茶”带你一探接下来的茶业三大赛道的布局发力点。
传统茶业:重构品牌信任基石
经济大环境、资本市场偏好、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传统茶业市场,正在加速洗牌。
早在《2023中国茶商业白皮书》中,“说茶”便首次提出,我国茶企的发展正趋向“M”型结构,并在《2024中国茶商业白皮书》里进一步论证该理论。“M”型结构即,头部企业加速攻城略地、市场扩张,多品类头部品牌的资源聚拢效应和虹吸效应在放大;小而精的单品类企业以独特定位和高精尖品质产品吸引追求个性化消费习惯的人群;而多数中型品牌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K型两极化圈层产品和品牌是M型市场的另一种演绎(图片来源:《2024中国茶商业白皮书》)
如今,这种“M”型茶业市场结构趋势愈发明显。
回看2025年上半年,头部茶企高歌猛进,通过渠道拓展、跨界破圈等多维探索,持续抢占市场高地,如央企中茶在全国范围加速“一体化”布局,并开展“品质好茶礼惠万家”2025年中茶年中客户大会等多场精彩活动,华祥苑茶业联动七匹狼开展世遗泉州·时尚之都系列活动,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印象级山水实景大秀;而中小品牌则在同质化的无效“内卷”中逐渐失声,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3日,已有100万家茶叶相关企业倒闭,倒闭企业中,近80%为注册资金在100万以内的企业。分化现象背后,是消费趋势变化与品牌信任危机的双重挤压。
前段时间,麦肯锡发布的《2025年消费者状况》报告,提出未来改变消费行业的几大驱动力:
一、时间,开始“比钱更值钱”
二、从“看见就买”,到“相信才买”
三、从“我想懂你”,变成了“你来懂我”
四、在“生存”上省钱,在“生活”上花钱
总结来说,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需求,“让自己舒心”,成为左右消费选择的优先级要素。当前的市场走势和消费趋势下,下半年传统茶企竞争焦点,或将主要围绕品牌信任感、产品质价比等维度展开。
品牌层面,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直接影响购买决策,茶品牌需要主导建立更为科学公开的价值评价体系的同时,拥抱新消费场景,扩大品牌的影响力,累积市场信任,培育更多忠实消费者。
产品维度,“质价比”成为当下主流客群选择茶叶的核心指标。如何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保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成为消费者心中“品质与价值并存”的信任锚点,成为茶品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新茶饮:穿越泡沫迷雾,驶向出海新纪元
新茶饮的2025年,在品牌扎堆IPO中开启。
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接连上市,与此前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共同构成一场狂热的资本盛宴。2025年,甚至被行业称为“新茶饮IPO元年”。
然而热闹背后,整体回看新茶饮的2025上半年,却并非都是“花团锦簇”。繁华之下,隐忧暗藏。一个无法规避的现实是,新茶饮行业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随着资本红利退潮,摆在新茶饮赛道面前的是更为严峻的发展考验。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国新茶饮门店数为426313家,相较2024年底的428052家,减少1739家。随着半年来新开门店数仍较为可观,但倒闭的门店更多,最后呈现出萎缩的市场格局。
△(图片来源:窄门餐眼)
历经资本市场泡沫消散的阵痛后,海外,成为新茶饮破局发展竞争焦点。
据茶咖观茶统计分析,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品牌出海目的地高频集中在——美国。且此次出海热潮下,新茶饮品牌们并非简单照搬国内模式,而是尝试结合国外市场情况与消费习惯,去改造自身的产品和业态。这一转变,使得新茶饮更加适应不同市场,受到当地消费者青睐。
△(图片来源:壹览商业)
经历倒闭潮阵痛与出海喧嚣后,展望2025下半年,新茶饮行业“价格”内卷的硝烟将进一步弥散,行业加速回归到“价值竞争”本质。在这之中,出海,仍是破题关键。
品牌出海的核心密码,在于本土化与文化输出之间的平衡。
根据MenuSifu《2025美国现制茶饮数据报告》显示,美国茶饮市场正以9.1%的年增速快速扩张,潜在门店规模仍有5至10倍的增长空间。可以预见,接下来,欧美市场仍将成为新茶饮海外厮杀的关键战场。以喜茶为例。喜茶在美国以“LAB店”(先锋试验性门店)锚定高端市场,平均杯单价较国内高出3倍左右,却发力提升质感、风味和体验感,契合美国中高端客群喜好。
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文化输出,这场新茶饮的“出海远征”,将解锁茶饮文化交融碰撞的更多元可能。
即饮茶:突围瓶装边界,重构消费场景
2025年5月21日,小罐茶高调发布无糖瓶装茶新品,宣布进军千亿级即饮茶市场。两个多月过去,其搅动的市场波浪似乎已然消散,而即饮茶市场,仍旧以自己的步调持续掀起新风浪。
今年上半年的即饮茶市场,主要的风行趋势,集中在产品形态与功能属性两大维度:
一方面,包装规格趋向“极值”,呈现为极大的“巨无霸”和极小的便携装。如东方树叶推出1.5L大瓶分享装产品,迎合家庭、聚会、户外运动等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具有更高性价比。乐谷推出迷你装天喔茶庄蜂蜜柚子茶,主打方便便携。
另一方面,具有一定功能属性的新中式养生水热度持续发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中式养生水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至2028年5年内复合增速将超过88%,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好望水、瑞果、N12、生和堂、可可满分、轻上、秒燃、六养等来伊份、雀巢、盼盼、康师傅、统一、三得利等品牌接连推出养生水相关产品。
这些热潮背后,折射出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与精细化转变。立足于此,下半年即饮茶的发力重点,将落脚于消费需求的深入挖掘和市场渠道的铺陈建设上。
消费需求维度,对饮茶消费应用场景的洞察和布局是核心所在。如在健身房、马拉松赛事中建立场景关联,将产品嵌入火锅、烧烤等高频消费场景,让饮茶进一步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养成消费习惯。
渠道铺陈,始终是即饮茶抢占市场的关键难点所在。马上赢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Q2-2025Q1时间段中,东方树叶的市场份额平均值超过了70%。在头部瓶装饮料品牌空前的统治力下,即饮茶品牌想要撕开裂口并非易事。或可加注打通线上线下,借势即时零售热潮,在线上网店、传统商超、便利店之外,拓展更多新渠道。
△(图片来源:食品板)
三大赛道,三重突围。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中国茶正在变化中解锁崭新的产业面貌:传统茶业于“M”型市场中寻找信任支点,新茶饮在泡沫消散后锚定出海航向,即饮茶持续外探着茶饮的场景应用于渠道拓展新可能……这些探索和重构,赋予中国茶更高涨的热度和更蓬勃的生机。
茶业赛道接下来的竞争,不仅是单一维度的较量,更是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影响力的立体博弈。变化的市场局势下上海杠杆配资2025年,中国茶还将在全球茶饮市场中书写怎样的新传奇?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金澳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